政府采購豈能“錢多人傻”
今年,廣州市財政局首次要求市直部門公開政府采購預算。截至目前,已有9個區(qū)公開。有記者一一翻查各單位采購預算,發(fā)現(xiàn)大量采購項目表述籠統(tǒng)、數(shù)量不明,并有一些高額采購超出常理。其中驚現(xiàn)千元U盤,還有兩個路由器超7萬也是醉了。
古語曰“成由勤儉敗由奢”。作為機關采購部門更應該以節(jié)儉為主,為國家用錢把好關。然而,這成千上萬的數(shù)字也著實讓我們感慨。與此同時,很多人還猜想:究竟是“錢多人傻”公款浪費,還是采購有貓膩,采購人員是不是從中有所抽成,拿好處;抑或是采購數(shù)據(jù)造假,采購過程有腐敗之嫌。
事情最終的調查結果還沒有看到,但無論是公款腐敗還是公款浪費,在筆者看來,都是不可取的,不可原諒的。對于個人而言,厲行節(jié)約是種美德;對于公權來說,鋪張浪費則是種腐敗。試想,如果政府能夠將這些錢用在教育上,那是不是孩子們的校舍就會更結實安全些?用在交通建設上,我們城市的街道是不是也會更寬敞通暢些?用在慈善上,流浪者們的衣物是否會更厚實些?公款奢侈浪費之風,不但透支公帑辜負民生,甚至連政府的公信力,也在天價采購上消耗。國家再富裕,也并不意味著公權可以擺闊;政府再殷實,也只能是轉化公共福利,成為民眾的福祉。
要避免公款浪費,讓厲行節(jié)約成為常態(tài),根本上而言,還是要完善政府采購制度。一方面,嚴把采購審批關,做到“準確采購”。嚴格按照要求擬定科學合理的政府集中采購目錄,采購限額該買的買不該買的不買,對于大額款項均要通過領導簽字審批進行,對申報的采購項目進行審核批準采購方式,確保采購前無漏洞,做到“準確采購”。另一方面,嚴把公開關,做到“陽光采購”。在采購中確保做到采購信息公布及時、廣泛、準確。及時向社會公開發(fā)布,保證在政府采購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指定的媒體上發(fā)布,同時確保信息公開的內容全面、完整、準確,積極接受群眾的監(jiān)督,做到“陽光采購”。
“由儉入奢易,由奢入儉難”,個人、安家、興國,皆是如此。 “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,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。 ”狠剎官場鋪張浪費之風,其意義不僅在于更好地節(jié)約資源,更在于如何節(jié)制權力、消除特權。只有權力受到節(jié)制,特權得以消除,厲行節(jié)約才能夠成為行政自覺,鋪張浪費才會有所禁忌;只有在制度的鞭策之下,權力才會更加自重,一些地方政府才能從享受中清醒過來,朝著服務型政府轉變。